關閉
  • 台南市
  • 中西區
  • 南門里
  • 在地生活

孔廟文化園區「臺南孔子廟」

景點介紹

「全臺首學」臺灣的第一座孔子廟
臺南孔子廟創建於明永曆19年(1665年),當時稱為「先師聖廟」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,由島上第一個漢人政權鄭氏王朝所創立,為的是在臺開辦教育,培養為國效命的人才。清領時期亦延續功能,為臺灣官辦的最高學府「臺灣府學」所在地。直到今日,孔廟依然是讀書人的聖廟,有著崇高的地位。

延續三百年的「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」
每年9月28日秋祭大典是孔廟的一大盛事,清晨五點天色未明,大成殿廟埕早已擠滿了觀禮的人潮,到孔廟看祭祀大典、欣賞禮樂與「六佾舞」,而來到孔廟當然別忘了向偉大的孔老夫子求智慧,典禮結束後參與「拔智慧毛」(祭典所用牛身上的毛),是令許多人津津樂道的經驗。每年祭典後滿滿的人潮爭相上殿拔取智慧毛,就是為求智慧而來。不過拔智慧毛時請注意,最好自備透明塑膠袋或紅紙袋來裝牛毛,回家後得日曬乾燥過,才不會因為過於潮濕而無法保存。而每年祭孔過後,文廟管委會也會準備五百份智慧毛提供民眾於販賣部購買,不過數量有限,錯過了可得明年再來排隊了。

「釋奠」意思是設置祭品以祀神,後來衍伸為祭祀孔子的典禮,每年舉行春秋兩祭,春祭在春分舉行,秋祭辦在國曆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,是不可錯過的府城重要典禮,這樣的古禮自臺南孔廟創建以來即延續至今,甚至被指定為國定民俗。

「臺南孔子廟」作為臺南為文化古都的核心,南門路上綿延的紅牆在穿透樹梢的陽光下顯得神聖,也呈現著臺南古都的獨特韻味,以歷史悠久的孔廟為中心,串聯起舊街區並連接附近主要的古蹟點,大南門、府中街、延平郡王祠等,是一個可以穿街走巷盡情享受古城氛圍的文化園區。

主祀:孔子
配祀:四配(顏子、子思子、曾子、孟子)、十二哲(閔子鶱、冉雍、端木賜、仲由、卜商、有若、冉伯牛、宰我、冉有、言偃、子張、朱熹)、啟聖公、肇聖王、裕聖王、詒聖王、昌聖王、先賢(共八十一位)、先儒(共七十七位)、五文昌帝君、名宦(共十位)、鄉賢(王鳳來、陳震曜)、節孝婦女(二百多位)、孝子(侯瑞珍)


藝品導覽:泮宮石坊
鑑賞重點:象徵地方官學的石坊

作為「全臺首學」的臺南孔子廟,也有著全臺灣僅有的一座「泮宮石坊」。什麼是「泮宮」?這要追溯回中國周朝的制度,當時稱天子的學校為「辟雍」,地方上諸侯的學校稱「泮宮」,而臺南孔廟為鄭氏王朝所興建的地方學校,自然也屬「泮宮」。

但這座石坊並非創建時即有,而是到了清乾隆42年(1777)孔廟重修時才興建在東大成坊外,作為出入孔廟的主要通道。石坊為仿木構設計的建物,結構看似單純,但細看其實有不少細節暗藏其中:坊頂中央有一葫蘆,具避邪祈福的意義;而頂端兩側有著鴟吻,橫枋下有雀替,則借用了木構建築的特徵。此外,石坊上也刻有「加官晉祿」、「琴棋書畫」、「翔龍瑞麟」等紋飾,皆有吉祥意涵。而四根石柱的下方,則排排站了八隻小石獅,臉朝向石坊中央,彷彿表示「歡迎光臨」。

雖然石坊在日治時期因道路擴寬(今南門路)而被往東移,喪失原有空間引導的功能,但建議還是把石坊當做第一站,先穿越泮宮石坊,再從東大成坊走進去,體驗一趟古人行經的路徑。
註:泮(ㄆㄢˋ)

 


「泮宮石坊」往孔廟方向看



「泮宮石坊」往府中街方向看



「泮宮石坊」小石獅



景點資訊

電話|+886-6-2214647

地址|Google地圖

營業時間|
星期日:08:30 – 17:30
星期一:08:30 – 17:30
星期二:08:30 – 17:30
星期三:08:30 – 17:30
星期四:08:30 – 17:30
星期五:08:30 – 17:30
星期六:08:30 – 17:30

資料來源|https://www.twtainan.net/zh-tw/Attractions/Detail/800

Photo